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三十年栉风沐雨天津市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新兴高端产业新高地

admin9个月前 (09-30)天津产业信息138

  央广网天津8月26日消息(记者刘阳)8月26日,记者从天津市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周年专题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集聚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链条,取得阶段性成果。西青区副区长庞铁强表示,1992年,西青经开区人在津城西南的盐碱地上播种希望,从此开始了30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奋斗征程,30年来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产业布局厚积成势。30年来,西青经开区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功能日益提升,区域面貌日新月异。从成立之初的2平方公里起步,到今天实际开发面积近30平方公里,构建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高档生活用品五大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驱动发展的“5+2”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一区十一园”的空间发展格局。目前,西青经开区已成为全国首批九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全球单体规模蕞大的8英寸集成电路晶圆生产基地和亚太地区规模蕞大的汽车空调零部件生产基地,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绿色园区。

  二是经济发展质效并进。30年来,西青经开区实现了从“零基础”到经济高地的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西青经开区累计引进企业4926家,其中世界500强48家;吸引资金超过320亿美元,外资突破146亿美元,经济总量和税收收入占到了全区三分之一以上,外资利用超过全区总量的一半。今年上半年,西青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46亿元,同比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逆势增长23.8%;内资到位额25.1亿元,同比增长24.3%,批零销售额、社零额、营利性服务业营收等指标数据均实现同比增长,经受住了疫情及外部下行压力冲击,经济发展“成色”更足。

  同时,西青经开区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175家,其中外资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1.2亿美元,内资项目167个,注册资本约9.7亿元,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电子信息等领域,捷马矿山支护设备生产项目、德国考泰斯高端汽车系统项目、乐凯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为全区经济稳投资、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体制改革蓄势赋能。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破解开发区发展制约的迫切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2021年,西青经开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完成,改革后西青经开区实行“管委会+公司”运作模式,改制后的西青经开集团定位为专业园区运营商,着力构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新管理体系。集团现有职工224人,下辖赛达伟业、赛达燃气等18家公司。在做强做优区域建设开发、园区运营、城市服务及公共事业四大主业的同时,逐步拓展资产经营、产业投资、金融服务等业务,通过各项业务有效协同,为区域发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以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集中力量将产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2022年,经开集团营业收入8.6亿元,总资产达到了145亿元,成为西青区国有龙头企业。

  四是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成电路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发展的新兴产业,对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早在建区之初,西青经开区就瞄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向,引进了国内龙头、国际知名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中芯国际公司落户西青。近年来,西青经开区抓住国际半导体产业重要战略窗口机遇期,着力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主动融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和创新链,以链集群、以群固链,着力构建产业生态。截至目前,园内汇集了中芯国际、恩智浦、灿芯半导体等151家链上企业,今年以来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155亿元。西青经开区已成为天津市目前唯一的集成电路生产基地和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所在地。2021年底,“西青集成电路产业主题园区”被认定为天津市首批市级产业主题园区,为进一步夯实和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西青区一方面联合国内顶尖智库编制集成电路产业规划,从顶层设计高度对产业方向、发展重点以及目标任务进行战略布局。另一方面,围绕集成电路重点项目,组建服务专班,倒排时间节点,举全区之力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落户、如期开工。

  下一步,西青区及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持续推动新兴产业、高端产业集聚发展,不断筑牢产业基础,提升发展活力,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西青精神,为打造大运河闪亮明珠、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城不懈奋斗,为天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油”“添称”。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天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为工业园区数字化转型赋能

为工业园区数字化转型赋能

  ~~~渤中26-6油田距天津市约170公里 连续3年勘探发现3个亿吨级油田   市财政落实国家稳粮红利政策~~~   气化外输天然气15亿立方米(图)   1至2月 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   7.88亿元进出口货物享RCEP红利   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五年内天津建成30个主题产业园区

五年内天津建成30个主题产业园区

  为培育打造更高层次和更高形态的专业化产业园区,示范引领天津产业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昨天,《天津市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实施。计划到2025年底,本市建成30个市级主题产业园区。它们将带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成为新动能引育的沃土、园区建设发展的标杆。   “园区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

光阴的故事天津高新区:打造绿色宜居之城

光阴的故事天津高新区:打造绿色宜居之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津滨”双城之间,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为京津冀地区再造一叶城市绿肺。在渤龙湖科技园的绿色生态屏障,高新区通过植树造林、连通水系、生态修复等举措,使这里呈现出“大绿、大水、成林、成片”的景观特色,这只是高新区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高新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04年华苑产业区成为全市头部个“无燃煤区”,20...

天津东丽湖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启动

天津东丽湖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启动

  日前,天津东丽湖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天津东丽湖健康产业园是东丽区十大特色产业园区之一,是东丽湖头部个由下属公司投资建设的重点产业载体项目,通过购置实验器材及相关设备,建设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析测试台、微生物技术等五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双创平台,将形成保健品、医药器械以及前期药剂诊断等产业集群集聚。...

天津市河西区:发展十大产业开创崭新局面

天津市河西区:发展十大产业开创崭新局面

  出席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的河西区委书记李学义、区长胡学明向记者透露,2022年,河西区将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要要求,立足“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着力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见实效,重点发展十大产业,推动河西区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新的一年,河西区将把优势产业做强、把新兴产业做大、把传统产业做优,坚持做强主业与多业...

天津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添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200个

天津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添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200个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天津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线,强化规范管理,将完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提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产业发展,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方案》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

天津强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提升新市民居住幸福成色

天津强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提升新市民居住幸福成色

  ■深度调研新市民、新毕业大学生需求,我市确定“十四五”期间1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储备目标,进而组织各区合理制定年度建设计划   ■今年以来,共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91个、3.06万套(间),完成20项民心工程任务目标的102%,实现投资16.25亿元   ■2021年8月至今,累计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30个、4.16万套(间),实现投资24...

天津援疆:完善市场化支援体系打造产业援疆升级版

天津援疆:完善市场化支援体系打造产业援疆升级版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从打赢脱贫攻坚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对和田地区的产业支援合作工作,不断调整产业政策重心,优化产业支援路径,逐步实现从单向资金支持转向双向产业共建、从助力脱贫攻坚转向两大战略衔接、从扩大就业容量转向数量质量协同“三个转向”,不断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特别是“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天津援疆全面落实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