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加速产业变革迈向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新时代
近年来,天津这座北方经济重镇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转型。当传统工业城市的外衣逐渐脱去,雄心勃勃的天津正在以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引领,朝着现代化大都市的方向迈进。这一转变不仅仅是经济数据的改变,更是社会结构和未来发展的重塑。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数据,天津的国内生产总值去年的增速达到了5.1%,其中在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关键产业链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为了支持这一蜕变,天津南开高等教育科学与创新园区近年来吸引了超过3000家科技企业入驻,并且年产值超出500亿元(约合69亿美元)。这一创新园区成为了区域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南开大学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陈军表示:这些成就源于科技研发成果的不断推广和技术转化。“科技创新是发展新型生产力的核心因素,”他指出,随着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将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他进一步提议在天津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旨在为华北地区的科学技术突破转化为实际应用提供支撑。此外,陈军呼吁中央政府增加财政支持,包括特别债券、税收减免等政策,以增强平台的开发能力。正如他所说:“如果转型的道路不顺利,许多科技成果就会在实验室‘沉睡’,蕞终失去应用和经济价值。”
为了缩短科研与产业间的距离,天津市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在今年5月份,市政府发布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的若干措施》,着力加快实验室研究向工业生产的转化进程。市长张弓表示,2023年启动的天津南开高等教育科学与创新园区,将有效连接高校与企业的资源,这将成为打通科技转移“蕞后一公里”的优秀示范。
伴随着产业升级,天津对于技术工人的需求激增。陈军指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及海河实验室都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研究平台。城市内各高校与企业正联合推进人才培养项目,围绕“生物医药加人工智能”和“新材料加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领域,努力吸引一流学术团队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科技创新。
“培养人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让年轻的科技人才在新领域、新时代中‘争做先锋’是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陈军表示。在谈到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新材料专家陈军称,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新能源电池材料的发展,极大提升了研究效率并缩短了开发周期。“传统电池研发依赖于‘试错’的方法,以及线性的实验验证和模拟模型,这不仅耗时,还需要昂贵的高端仪器,”他说。
AI驱动的自动化已经简化了这一过程,通过机器人24小时不停地进行高通量实验,并由人工智能分析实验数据,优化设计并自动调整。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AI能够快速分析实验光谱,提取参数并将其输入到模拟平台进行优化设计。如果方案未达标,系统会自动迭代,适宜的方案将直接进入生产。这一新方法显著缩短了从实验室到量产的时间。
在电池生产的质量检测中,人工智能同样颠覆了传统的做法。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检测系统在识别电极裂纹和杂质等缺陷方面的效率远超人工检测,甚至效率提升了100倍以上。陈军介绍,人工智能也被集成到电池制造和管理系统中,使生产和监控变得更加智能化。
例如,比亚迪的智能工艺系统利用强化学习算法,将电极涂层的产率从88%提升到了99.5%。与此同时,基于AI的数字双胞胎技术缩短了试生产周期60%,大幅加快了产品的上市速度。宁德时代的AI电池管理系统则利用迁移学习,将电池寿命预测误差保持在3%以内,使使用过的电动车电池的残值提高了15%。正如宁德时代曾在接受《中国工业新闻》采访时所提到的,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新能源电动车行业的竞争力。
在人工智能与新能源电池的深度融合中,正如陈军所说,我们正朝着“数字双胞胎电池”的方向迈进,这种电池能够实时映射和模拟电池性能,为科研人员和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
“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年内,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出能量密度达到600瓦时每公斤的固态电池,使电动车在单次充电后能够行驶超过1000公里,”陈军透露。“这不仅意味着提升产品性能,还能降低成本,蕞终惠及消费者,让他们能够更快地获得性能更优、价格更合理的新能源电池。”
天津的这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不仅是在追求技术升级的同时,也是在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贡献力量。随着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不断积累,天津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辉煌,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大都市,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天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