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概述共6页word资料
Development Area,英文音译为“泰达”,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 于 1984 年 12 月 6 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中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 一。
自 1997 年以来,中国国家商务部(原外经贸部)对全国国家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进行的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经营成本、人力资源 及供给、社会与环境、技术创新环境、管理体制建设、发展与效率等 8 大 类指标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天津开发区综合排名连续十年位居全国之 首,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蕞具吸引力的投资区域。
2006 年,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 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和上海浦东之后,带动中国经济腾飞的“第三增长 极”。天津开发区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和标志区,致力于成为天津 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先试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 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致力于构建一个 能够吸引、容纳各种先进经济要素、经济实体,有利于创造更多精神和物 质财富,资源丰富、充满活力、欣欣向荣、和谐发展的中国新经济平台。 沟通世界 纵横中国
天津开发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都市圈的交汇点,天津 滨海新区的中心位置。
天津开发区东面毗邻的天津港,正在建设 25 万吨级的航道疏浚
工程,2010 年货物吞吐量将突破 5 亿吨,集装箱 1200 万标准箱。它把天 津开发区同全球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 多个港口紧密联系起来。
在天津开发区的西侧,是中国北方航空货运基地和客运干线机 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伴随着天津以及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010 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将实现旅客吞吐量 560 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 50 万吨。
横贯区内的高速 公路、轻轨列车、城际特快、 货运铁路,把天津开发区与 国内铁路大动脉和通往全国 的高速公路网连为一体。 2008 年竣工通车的京津城 际轨道交通系统,实现京津 两大城市间 30 分钟到达;行 驶于天津开发区和市区之间 的地铁 9 号线 年与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实现换乘,届时实现天津开发区到北京的便捷到 达。
天津开发区广泛与国内外协会、商会、贸易组织、贸促机构建 立了合作关系,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和商务洽谈机会。同时,世界经 济论坛夏季年会、美国《商业周刊》论坛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选择在这 里举行。天津开发区已经搭建起中国与世界沟通的平台。
现代制造业基地 截止 2007 年 12 月底,天津开发区累计批准来自 74 个国家和地
区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4485 家,项目投资额 403.28 亿美元,实现年 工业总产值 3350.67 亿元。《财富》全球 500 强企业中,来自境外 10 个国 家和地区的 62 个跨国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投资了 137 个项目。
电子信息产业是天津开发区规模蕞大的支柱产业,围绕摩托罗拉、 三星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包括移动通讯终端、半导体芯片、电子元器件和 家庭视听设备等产品的实力雄厚的产业群。
以抢占 10%中国汽车市场份额为目标的丰田汽车成为天津开发 区的又一航母型企业。随着丰田汽车的配套企业快速增加,天津开发区汽 车产业的群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汽车整车生产和零部件配套产业 链。2007 年,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落户天津开发区,这里将生 产由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它为中国航天打 开一扇通往世界的天窗。
生物医药业在天津开发区以每年 30%的增长速度飞速发展。截至 2007 年末,天津开发区已吸纳了生物医药企业 70 余家,汇聚了葛兰素史 克、诺和诺德、施维雅、中新药业等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一条集产品研 发、技术转化、生产制造、商业物流和展示交流的生物技术产业链已初具 规模。
同时,随着空中客车 A320 总装线 万吨级炼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周边区域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在天 津开发区的加速聚集。
雄厚的工业产业背景为服务外包产 业在天津开发区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2006 年,国家商务部认定了 11 家“中国服务外包 基地城市”,天津名列其中。而天津开发区则 是天津的服务外包示范区。一批新的信息服 务、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流服务、售后服 务以及产品研发等外包服务企业相继落户天 津开发区。天津开发区已将服务外包产业列为 未来重点扶持的产业方向之一,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金融服务外包、生 物医药服务外包、以及基于机械和电子制造业的嵌入式软件和产品设计服 务外包产业。 研发转化基地
依托现代制造业迅猛发展,天津开发区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 医药等主导产业投入巨资,进行重点研发,并建立起公共研发平台。京、 津两地的 200 多所高等院校也源源不断地为天津开发区提供充足的人才资 源。
截至 2007 年末,天津开发区已有 27 家国 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 家企业技术中心和 40 家外商投资研发中心,48 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9 个高科技创业孵化基地,6 家风险投资公司,累计投 入科技发展金和科技风险金 18 亿元,累计引进高级人才 421 名,“两院” 院士 20 名。为天津开发区建成一个以内外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器、
产业化基地为载体,以日益完善的投融资渠道、人才激励机制、优惠政策 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并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动力。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先试区
2006 年,中共中央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以此为契机,天津开发区致力于担当开路先锋,力争在建设现代金融服务 体系,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等领域实现 新突破。
完善的法制环境,是促进天津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优 势。建区以来,天津开发区相继出台了投资促进、科技发展、基础设施、 城市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事务及涉及其他方面的地方法规体系, 并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天津开发区已逐步建立起“法治之下有限政 府”。 宜居生态 和谐人居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天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