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单泽峰:把握新质生产力加强与北京科技创新体系融合

admin7个月前 (09-30)天津产业信息125

  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

  滨海新区是天津的经济大区,也是协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功能区和天津“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的核心区,未来产业将如何发展?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国两会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区长单泽峰。

  单泽峰表示,滨海新区将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这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强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抓好智能科技、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加快布局生物制造、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领域。

  另外,对于扩大对外开放,单泽峰表示,下一步滨海新区要发挥“两港”资源优势,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立高效便利的贸易流通体系,服务实体的金融创新体系,同时持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重点布局智能科技、生物医药、等产业

  《21世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将会从哪些方面着手?将重点发力哪些未来产业新赛道?

  单泽峰:我们将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这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强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同时,高标准建设滨城科创区,推动优势科技资源与产业创新发展有效衔接,增强合成生物技术、先进计算等国家级创新中心服务产业能力,从而以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加快布局生物制造、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领域,深入实施“8151”工程,加快培育未来发展新动能;二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突出抓好智能科技、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集中力量打造新兴产业集群;三是推动优势产业焕新升级,加快绿色石化产业向精细化转型,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助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就发展新能源产业作出专门部署,新能源是滨海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请谈一谈滨海新区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规划。

  单泽峰:滨海新区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光伏、风电、氢能、冷能、动力电池等领域协同创新、多轮驱动的特色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总量达297.7万千瓦,集聚国家管网集团冷能、华电集团盐光互补、中环太阳能单晶硅片等一批百亿级重大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高质量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壮大绿电产业“底座”。今年,将全面推进三峡海上风电项目、龙源南港30万千瓦海上光伏、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等项目,推动三大整车企业新能源新车型下线,加快冷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积极谋划开展海上漂浮式光伏项目,推动工业区、产业园区等实施智慧化能源管理,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并网装机将超过400万千瓦,在全市率先构建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二是高强度投入优化电网结构,让更多绿电送得出用得好。重点推动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第三条入津特高压通道建设,加快实施神华天津220kV升压站项目,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提高外受绿电比例,构建500千伏扩大双环网。同时,依托绿电交易发展中心,实现绿电直供重点项目、重点园区,提升绿电本地消纳水平。

  三是高水平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和储能等关联产业。重点推动TCL中环高效叠瓦二期,推动光伏全产业链可持续创新。加强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巩固风能全产业链集成竞争优势。加快力神24GWh动力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完善产业生态。以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建设氢能产业专精特新集群,打造北方氢能应用先行区、京津冀氢能供给集散枢纽。推动天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工厂投产,建设一批标准化综合能源站,加速甲醇商用车推广应用。加快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试点示范,探索产业集群及商业化发展模式。

  联动京津冀力量,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1世纪》: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方面,2024年将如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单泽峰:近年来,滨海新区牢牢牵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承接载体,提升市场化方式引聚资源能力。下一步,我们将联动京津冀力量,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协同,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高标准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创新平台,促进更多首都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形成“北京研发、天津制造”的局面。

  二是推进产业体系协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车、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等产业体系融合。

  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协同,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京滨城际(南段)、津潍高铁(天津段)、京津塘高速改扩建等工程建设,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四是推进公共服务协同,完善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机制,进一步扩大医保、社保、养老等事项“同事同标”范围,完善“落学、落户、落住、落职”保障体系。

  五是推进社会治理协同,完善重大工作联合会商、重点区域联合治理、数据信息联合共享等工作机制,持续抓好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守住筑牢首都政治“护城河”。

  六是推进生态环保协同,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区域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流域上下游水环境协同治理、危险废物转移处置合作。

  《21世纪》:2024年是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第十年,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滨海新区下一步有哪些举措吸引和用好外资?

  单泽峰:一是围绕建立高效便利的贸易流通体系,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发展“陆海联动、铁海直运”模式,在更多产品领域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业务。优化综合保税区管理模式,实施卡口分类分级管理,提升“二线”进出区便利化水平。

  二是围绕建立服务实体的金融创新体系,落实好“金改30条”等金融政策,推动FT全功能型资金池等高阶金融产品深化应用,做大做强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特色金融产业,加快建设飞机、船舶海工、离岸三个世界级租赁中心。

  三是持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出人才跨境便利措施,优化推荐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政策,开展外商投资企业高管、专家及家属入境便利化试点。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天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智慧之力丨中环股份DW智慧化标杆工厂正式启动!

智慧之力丨中环股份DW智慧化标杆工厂正式启动!

  原标题:智慧之力丨中环股份DW智慧化标杆工厂正式启动!   5月22日,中环股份DW智慧化工厂项目设备启动仪式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海洋科技园成功举行!智慧之力已然在中环血液中流淌!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单泽峰,天津海河产业基金董事长王锦虹,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兼中环股份董事长、总经理沈浩平等相关领导出席此次...

绿色发展滨城“碳”路解读天津中环半导体的“滨海光伏版图”

绿色发展滨城“碳”路解读天津中环半导体的“滨海光伏版图”

  原标题:绿色发展 滨城“碳”路 解读天津中环半导体的“滨海光伏版图”   近日,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半导体”)DW智慧工厂(三期)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这一年产25GW高效太阳能超薄硅单晶片智慧工厂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根据建设规划,该项目将持续发挥中环半导体 G12产品技术优势及智慧化设计理念,进一步提升柔性化制造能力。   据...

立联信中国工厂项目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启动

立联信中国工厂项目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启动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人民网天津9月20日电 19日,紫光旗下立联信中国工厂项目暨紫光天津芯云产业基地系列项目启动活动在天津滨海高新区举办,这是紫光集团布局京津冀区域的头部个产业集群,也意味着继紫光云总部落户后,紫光集团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合作从“云”向上游延伸,覆盖“芯云”战略更广领域...